“這是一個需要事實而不是恐懼的時刻,是需要科學而不是謠言的時刻”,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這樣形容新冠肺炎疫情。從某種角度來說,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、總體戰、阻擊戰,與每個人樹立文明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健康理性的國民心態密切相關。
科學素養,就是要了解必要的科學知識,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,崇尚科學精神。
疾病與人類始終相伴隨,威脅著人類健康,但人類只要恰當使用科學武器,就能***大程度降低生命代價。無論是非典、甲流還是新冠肺炎,我們對它們的科學認知有一個過程。近日,《中國-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(COVID-19)聯合考察報告》發布。報告認為,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種動物源性病毒。根據現有證據,不認為空氣傳播是主要傳播方式。
戰勝一種未知遠多于已知的新型病毒,需要應對多大挑戰、跨越多少障礙,不言而喻。顯然,探尋治療之策需要攻關,匡正種種邪謬之說,讓理性戰勝恐慌同樣刻不容緩。疫情發生以來,從“抽煙、喝酒可以增強防疫能力”,“開暖氣或空調能殺死新型冠狀病毒”,到“放鞭炮能夠清除帶毒氣溶膠”,這些典型的不實信息*易引發一系列“次生災害”——不僅讓公眾難辨真偽,影響人們的防疫行為習慣,也干擾了防疫抗疫工作大局。
對公眾而言,看到一條條目不暇接的熱點信息,不妨冷靜思考:信息來源是哪里?內容可靠性如何?是否符合基本常識?多方查證、換位思考、理性判斷,謠言和誤導就不會輕易將我們帶到溝里去。對未知有害怕,對疫情有恐慌,都是人之常情,但不能也不應該在“無意”中成為謠言的放大器、“偽科學”的“二傳手”,為常識的“雪崩”添上一片雪花。
科學素養,就是要遵守社會秩序,尊重公共利益,不損害他***益。
新型冠狀病毒雖然尚未被完全認識,但有一點是肯定的,***簡單有效的防控手段就是物理隔離。在非常時期,對普通人來說,“宅”在家中也是一種責任,不給國家添麻煩、保護好自己就等同于保護好他人。也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,有人放棄全家團圓,有人壓制住呼朋喚友的愿望,有人“全家總動員”戴好口罩、做好防護,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參與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。
但是,也有少數人無視疫情防控的要求,頑固地拒絕佩戴口罩。一些地方甚至由此發生了*端案例:有人在地鐵站辱罵勸導戴口罩的民警;有人因未戴口罩被勸止而持刀傷害社區治安員;甚至有公務員拒不佩戴口罩,與小區保安發生爭執,態度囂張……這些低劣行為不僅妨礙疫情防控大局,違反相關法律,也暴露出少數人科學素養的欠缺。
每一個人的衛生狀況,不僅關系著自己的*健康,也對社會環境有著直接影響。不要用“我沒有感染”這樣的言辭自我麻痹,疫情嚴峻復雜時期,***重要的不是“自證清白”,而是用實際行動保護好自己和他人。戴好了口罩,信任就掛在了臉上,別人也才會回饋給你同樣的信任。
科學素養,就是要健康生活,養成良好習慣,對大自然有敬畏之心。
疫情的肆虐,毫無疑問集中了我們的注意力,但眾多醫學專家開出的“勤洗手、多開窗”等“良方”,卻簡單得讓我們幾乎不敢相信。然而,再簡單的科學也是科學。抗擊疫情是一場人類與疾病的斗爭,更是一場***,一場人類同落后的生活方式、衛生習慣的較量。如今,我們對隨地吐痰等一些不文明行為不再漠然了,我們對勤洗手、多鍛煉等一些衛生健康常識不再忽視了,我們對捕殺野生動物、樂于大吃大喝等一些飲食之道開始反思了……
一些人熱衷于食用各種野生動物,不僅破壞了生態平衡,還*易感染上人畜共患的傳染病。很多人都在思考:我們的生活方式應做出怎樣的改變?應該推動形成這樣的觀念:濫食野味就是不文明、不健康、不道德的表現。長遠來看,應從文化傳統和飲食習慣層面入手,引導公眾摒棄食用野生動物的陋習,養成科學、健康、文明的生活方式。
再就吃飯來說,圍桌合餐在中國人的觀念里是一種情感交流方式。我們對合餐習以為常,但筷來箸往著實為病菌擴散大開方便之門。有人倡議,無論外出就餐,還是在家吃飯,都應當使用公筷公勺,這有利于從源頭掐斷疾病傳播。疫情給所有人都上了一課,我們應當以此為契機,主動在意識層面除舊布新,對個人衛生習慣進行一次重塑。
病毒是人類***古老的敵人,人類與病毒的斗爭會長期存在下去,高枕無憂的時代還遠沒有到來。非常時期行非常之舉,這很容易做到,也很容易見效。但要將這一非常之舉變成一種行為習慣,恐怕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了。在我們的社會心理中,一直存在著“好了傷疤忘了疼”的傳統。疫情為鏡,但愿這次形成的記憶能保持長久一些。(經濟日報-中國經濟網評論員子房先生)
- 上一篇:武漢必將再一次被載入英雄史冊!
- 下一篇:做好在抗疫一線發展黨員工作